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流失原因及對策淺析
發布時間:2023-10-14
實踐表明,擁有優良人才團隊的建筑施工企業,競爭力較強。人才的流動可以促進企業不斷更新發展思想觀念,可以讓企業緊跟時代潮流,在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。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不當、制度不完善等問題,經常會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,關鍵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流失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管理難題,還會為企業帶來聲譽問題,例如客戶口碑、員工士氣等,嚴重影響企業的運營業績,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壯大。因此,處理好人才流動,減少人才流失帶來的損失、不利影響等問題,是目前企業要認真思考并處理的。
1、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流失的原因
1.1制度方面的原因
與其他所有制不同,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產生和發展是建立在前人積累的知識、經驗的基礎上逐漸改進而來。受傳統思維固化的影響,國有建筑企業的人才管理制度與工作機制不具有較好的靈活性,管理系統單一。舉例說明: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工作人員平均年齡較大,人員思維變通性不夠強,大多數的人都是按部就班進行工作,缺乏好的工作創造性;國有企業人員相應的福利待遇、薪資報酬、晉升空間都有著較其他所有制單位更加嚴格的規定,這樣的制度勢必會大大削減人才的工作積極性;一些企業任然存在著按照資歷論輩分的管理辦法,有才華的年輕人沒有施展的舞臺。相比較之下,其他所有制企業更好的順應了市場的需求,以市場為導向,挑選任用人才,改革創新管理機制,實現了利益最大化。綜上所述,國有企業在管理制度上缺乏競爭力。
1.2社會層面的原因
建筑施工行業是眾多行業中較為艱苦的一種,工作性質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,例如工程地點常有變動,工期多會更改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與家中親人分離,對父母、子女盡不到照顧的義務,時常發生。久而久之,工作人員產生戀家、想要穩定的想法,加之國有企業不及時安撫,定會導致員工無心工作、身心疲憊,甚至引發家庭矛盾。當工作人員面臨家庭與事業的兩難選擇時,大多數人就會放棄熱愛的建筑事業,回到家人身邊,就近擇業。另外,隨著社會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,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人才吸引力大不如從前,工作時間不固定,工作人員缺少假期,加班嚴重,加重了人才流失。
1.3個人方面的原因
個人方面由于要面臨結婚買房等問題,多數工作人員追求更高的薪資,這是國有企業提供不了的待遇。因此,有些工作人員表示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加班嚴重,加班費卻少,薪資待遇達不到心中的滿意程度,壓力較大。另外,前面也有提到,出于歷史原因,企業的管理模式較為單一,對工作人員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,這讓不少人員認為這樣的工作過于枯燥,企業沒有看到自己的才華,無法實現自身價值。每日機械化的工作,也無法得到領導的賞識,晉升空間太小。為了更好的實現自身價值,找到符合心中待遇的單位,較多的人員大多選擇了其他所有制企業,進一步加劇了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人員流失問題。
1.4領導層對員工的關懷不夠
一方面,領導層缺乏對員工能力的發掘。有些施工單位只看重人員的工作實際業績,忽視了他們的自身發展與能力,不重視崗前培訓、技能提升等,以工程量作為考核人員的唯一依據或辦法,缺乏較好的管理制度和容錯糾錯機制。
另一方面,企業對工作人員的關心不夠,甚至不關心員工的工作、身心狀況。不少企業認為引進人才一勞永逸,對員工的生活狀況、工作情況等方面,從不進行了解,更不用說安撫情緒,在合理范圍內幫助解決問題。一些工作人員長期加班,引發家庭情感危機。例如,企業沒有合理調休,為了有更好的發展空間、顧全家庭,平衡事業與情感,工作人員只能選擇離職,導致企業人才流失。
2、管理人員的流失方向
據統計,國有企業每年都會有優秀人才提出辭職,離職后,這些人才大多會選擇在老家就近擇業,或是再尋找薪資更高,晉升空間更大的其他企業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人才辭職后大概率不會再次選擇建筑行業的單位,而是去向了房地產中介、工程造價勘測單位或是房屋場地設計單位等,與建筑施工行業有關的其他行業工作。建筑施工行業為其他行業培養鍛煉人才,造成施工行業的整體人才流失,影響行業的發展。
3、減少人才流失的有效途徑
雖然企業的人員流動是行業正?,F象,但是能不能留住關鍵工作人員是一個企業發展好不好的重要依據,所以,控制人才流失頻率,留住人才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。具體方法與對策如下:
3.1擴大工程的承接范圍,發展經濟效益
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,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。所以,要想改變規章制度,留住人才,大力發展企業,必須優先發展經濟。只有經濟達到一定程度,才能加大資金補助引進新的機械設備,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;才能提升薪資待遇,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困難,使員工無后顧之憂,安心工作,創造更高的價值。舉例說明:企業給員工更多的薪資,讓員工感受到單位的關心與重視,看到自身價值所在,激發更高的工作熱情。
3.2完善福利待遇,建立獎懲制度
首先,要以市場為導向,給予員工與市場薪資相對等的工資,跟隨市場及時調整工資,增加自身企業的競爭力。其次,創新考核辦法,實施人性化管理,將之前
以加班時長為考核依據變為以工作績效為考評的重要指標,優先提拔肯吃苦、樂于奉獻的員工。雖然企業難以做到全范圍、大幅度的提升員工的工資待遇,但可以實施新考核制度,通過崗位補貼、技術資金補貼等方式,實現動態工資發放模式,讓員工看到希望。企業可以推出互聯網平臺,公開發布增加工資收入的方法,實時公布每位員工的工資狀況與明細,激勵員工們多干活,增加業績。同時,建立舉報機制,實施全員參與考核,在一定程度上向技術人員實施政策傾斜,倡導員工提升技術水平。對于工作內容有一定風險的員工,實施風險補貼資金,相關員工通過自己申請,企業審批,管理層簽發的流程獲取資金。最后,加大人才補貼力度,給予更多的住房補貼。對為企業做出巨大研究貢獻的員工,設立專門的研發資金,為他們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和制度,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對人才的重視與關懷,提高他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完善休息休假管理制度,允許員工定期回家探望,對于家中有婚喪嫁娶等重要事情的員工適當延長假期,為他們的各項福利提供保障。通過多元化鼓勵方法,針對不同員工給出不同的激勵模式,發揮人性化管理的最大優勢,將企業制度最大化進行完善。增加員工的薪資,提高員工的待遇,有效保障員工的基礎生活條件,加大住房補貼力度,解決員工的情感問題,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,激發工作積極性;根據業績建立考核辦法,按照考核結果發放工資,員工內部形成差距,要得到更多的薪資,就必須努力工作、增強實效,通過員工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;合理延長假期也有利于讓員工感受到單位的人性化管理模式,員工安心處理完家中事務后回歸崗位,更加努力工作,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,以此感恩回饋單位。
3.3創建良好的企業氛圍,讓員工更好的融入集體
作為國有企業,充分了解員工的家庭情況與生活困難,盡己所能幫助解決他們的憂心事、煩心事、困難事。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深入一線,對企業全體員工開展調查工作,宣傳企業的優惠政策,讓員工深刻體會到企業的溫暖,為他們提供家的溫暖,提升企業的凝聚力。比如:當員工家中有老人生病時,除了延長員工假期外,還可以組織其他員工推出員工代表,與直接領導一起探望同事的親人;對于家庭經濟緊張的員工,除了提高薪資待遇外,還可以發動內部職工捐款,讓大家共同幫助困難員工度過最難熬的時刻;對家中有婚喪嫁娶需要請假、醫療報銷等事宜的員工,主動講解相關手續流程與所需要的材料,減去不必要的步驟,省去不必要的麻煩;同時,對企業的文化進行宣傳與建設,領導帶頭,全員參與,形成互幫互助、團結進步的企業文化,將溫暖送入每一位員工心中。
3.4定期組織員工學習、集體充電,提升員工的各方面能力
知識改變命運,在這個更新換代快速的社會,不斷地的學習充電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選擇。因此,企業應該定期邀請專家、學者,通過開展講座、座談會、網上授
課等方式,對內部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、傳授工作經驗與心得,促進員工全方面成長,提升其各項能力和職業擔當。再比如:邀請專家進行講座,解答員工技術上的問題;定期對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,以試卷的方式進行測試;組織員工進行技能比賽,請他們分享工作經驗,鼓勵其他員工。通過優秀員工帶新員工的方式,形成長效機制。
3.5建立容錯糾錯機制,科學管理人才
企業要允許員工犯錯,建立科學的試錯機制。員工通過各種方法學到了新的理論知識,要允許員工應用到實際工作中,實現理論聯系實際。具體可通過員工申請,填寫可行性報告,其內容包括新的理論知識、實操辦法與過程、所需器材與人員數量、帶來的收益和不良的影響或損失等有關方面,在企業嚴格的審核后,給出建議。對于新工作方法實驗有成果的人員發放獎勵,進行表彰,以此激發員工的探究積極性、創新工作模式,提升企業綜合實力。
3.6提供較大的晉升空間,唯才是用
企業應該打破“學歷”論,不以畢業學校為升職的唯一標準,實施多元化任用模式,以工作實效為依據,對于有才能的人破格提拔。增加選拔比賽的透明度,公開公平選拔人才。例如,可以建立互聯網+平臺,提前發布選拔要求,選拔過程中開通場外投票系統,最終結合員工的工作實效、領導點評、場外投票等綜合選出人才,對選拔結果進行及時的公布,允許員工進行結果舉報。
3.7注重思想培養,提高人員的個人政治素養
制訂學習計劃,規定每周在固定時間學習,學習內容可以是中國共產黨黨史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習近平七一講話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。注重思想政治的培養,不斷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讓企業人員不斷提升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,在工作中能夠站在講大局的角度思考問題,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。比如讓企業人員簽訂工程責任書,全程跟進工程;培養新員工,為他們講解晉升的過程與方法;在日常工作中培養員工的責任感,使建筑工程行業的員工堅守崗位,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實現其人生價值。
4、結語
總之,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競爭力大小,其本質就是企業人才的多少。本文通過探討人才流失的具體原因、流失的方向等方面,認為只有完善規章制度,科學施行人性化管理模式,宣傳、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,時刻關心企業員工的生活狀況;以人為本,進行管理和考核,使員工感受到溫暖,保障員工的各項權利,努力提升員工們的幸福指數,才能實現國有企業利益最大化,推動企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,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。
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流失,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流失原因,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流失對策,人員流失

